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红十字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工作 >正文
青春与急救同行:来宾市红十字会为高中毕业生点亮生命护航之光
2025-06-23

当高考的“硝烟”散尽,人生新的篇章徐徐展开,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暑假,来宾市红十字会为刚告别高中校园的毕业生们,带来了一份意义非凡的“成长礼物”。

6月12日,市红十字会通过公众号发出《高考结束别躺平!来宾市红十字会公益急救培训,解锁超实用“救命技能”》的文章,号召毕业生们利用暑假时间参与应急救护持证培训,一经发布便引发热烈反响。短短数日,众多高中毕业生和市民朋友踊跃报名,希望掌握守护生命的硬核本领。

1394559670.jpg2103424308.jpg

6月21日,在来宾市图书馆一楼教室,由5名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组成的专业团队精心筹备的应急救护持证培训(第一期)在此拉开帷幕,为学员们带来一场场干货满满的精彩课程。

127599941.jpg1615652857.jpg

本次培训围绕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CPR)以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等核心急救技能展开。

1776016216.jpg246273757.jpg370704493.jpg

海姆立克急救法被誉为应对气道异物梗阻的“生命钥匙”。培训现场,师资们穿戴模拟道具,以标准且流畅的动作演示着每一个关键步骤,清晰地讲解着发力的技巧与要点。

823746312.jpg1406069069.jpg1527292867.jpg

心肺复苏术(CPR)是与死神赛跑的关键技能。面对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仅有短短4-6分钟,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师资们将模拟人调试妥当,随后俯身操作,边做边讲成人心肺复苏要点,“双手交叠,垂直下压,深度5-6厘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学员们围聚在旁,目不转睛地观察学习,随后迫不及待地投入实践。

1625579009.jpg

被誉为“救命神器”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教学同样精彩纷呈。师资们结合精心制作的PPT与实际设备,详细讲解AED的使用场景、操作流程以及在公共场所的定位方法。“发现AED,开启它,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它会引导你完成救援。”为了让学员们更好地掌握,师资们还模拟了多种突发场景,让学员们进行实操演练。学员们从最初的略显慌乱,到后来能够冷静、迅速地完成从开启设备、粘贴电极片到实施除颤的一系列操作,成长与蜕变在每一次的练习中悄然发生。

362367681.jpg1189504774.jpg

5位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错误动作,及时给予纠正与指导;面对学员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们总是耐心解答,用专业与热情点燃了学员们学习急救知识的热情。

1792360769.jpg1899064331.jpg

经过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与考核,70名学员全部成功通过考核,获得由中国红十字会颁发的《心肺复苏(CPR+AED)培训证书》,其中高中毕业生们占比超过90%。

1898898920.jpg

这些年轻的面孔洋溢着自豪与喜悦,他们获得的的不仅是一张证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乃至人生旅途中,无论是在校园的操场、宿舍,还是在实习、旅行的路上,他们都将凭借今日所学,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成为守护生命的“英雄”。

此次培训,不仅为刚经历高考的毕业生们送上了一份珍贵的“成长礼物”,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种子。相信在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下,“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将如星火燎原,照亮更多生命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