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医者,从白衣为甲守护生命健康,到以血为缘延续陌生希望——蓝医生,他身着白大褂时,在诊室与病房间穿梭,为患者驱散病痛阴霾;当接到生命的“邀约”,他又毅然伸出手臂,让滚烫的造血干细胞跨越山海,为素未谋面的同胞搭建起通往新生的桥梁。

蓝医生成功捐献
2024年,蓝医生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医者的初心,郑重填写表格,申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
2025年仲夏,他接到来宾市红十字会的电话:他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在茫茫人海中,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的匹配成功概率如同“大海捞针”,蓝医生语气里满是坚定:“我已做好准备,后续的检测和捐献流程我会全力配合你们,希望能为对方带来希望!”此后的日子里,蓝医生在繁忙的诊疗工作之余,一次次往返医院完成各项捐献准备。有人问他是否担心影响工作与身体,蓝医生却笑着说:“我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救病人,现在有机会用另一种方式救人,怎么能退缩?!”
8月底,随着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缓缓流出,一份重生的希望也将即刻启程,奔向等待新生的患者。这份善举,让蓝医生成为中华骨髓库第20872例、广西第735例、来宾市第46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些数字会被时光铭记,但比数字更动人的,是蓝医生作为医者的仁心与作为普通人的大爱。他用行动证明,医者的担当从不只在手术台与处方笺上,更在每一次为生命“雪中送炭”的选择里;人间的温暖也从不局限于亲友之间,更藏在陌生人愿为彼此“赴一场生命之约”的勇气中。

END
文:赵齐
图:来宾市红十字会
编辑:陈永顺
审核:温闻
审批:黄吉宁
编辑:赵 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