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漫长而珍贵的暑假仍在继续,来宾市红十字会为青春护航的脚步从未停歇。继首期应急救护持证培训收获满满好评后,7月12日、7月 26日,第二期、第三期暑期救护员持证培训接连在市图书馆开课,为更多怀揣学习热情的学员们,再次递出解锁 “救命技能” 的钥匙。
两期培训依旧延续了专业务实的风格,由经验丰富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团队坐镇授课。
课堂上,海姆立克急救法的 “生命钥匙” 依旧闪耀 —— 师资们手持模拟道具,一遍遍示范气道异物梗阻时的发力角度与按压技巧,确保每位学员都能看清 “冲击腹部、快速向上” 的核心要点,正确掌握对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现场施救操作的相关要点。
心肺复苏(CPR)的 “黄金 4-6 分钟” 被反复强调,在模拟人旁,师资们俯身演示双手交叠、垂直下压的标准动作,“深度 5-6 厘米,频率 100-120 次 / 分钟” 的指令清晰有力。
学员们分组上前实操,从动作生疏到逐渐熟练,每一次按压都凝聚着对生命的敬畏。
而被称为 “救命神器” 的 AED 使用教学更是干货十足,结合 PPT 讲解与设备实操,师资们细致拆解 “开机、贴电极片、按提示除颤” 的全流程,还模拟了商场、操场等不同场景的突发状况,让学员们在沉浸式演练中克服紧张,练就冷静施救的底气。
培训中,师资团队始终保持高度专注,既能敏锐发现学员操作中的细微偏差(比如按压角度过斜、AED 电极片粘贴位置错误),及时手把手纠正;也能耐心解答 “儿童与成人 CPR 有何区别”“AED 在雨中能否使用” 等细节问题,用专业态度点燃大家的学习热情。
经过认真学习与严格考核,第二期 67 名学员、第三期 60 名学员全部顺利通过,成功拿到由中国红十字会颁发的《心肺复苏(CPR+AED)培训证书》。其中,高中毕业生依然是主力军,他们在课堂上专注的眼神、实操时认真的模样,彰显着新一代青年对责任与担当的理解。
从6月至今,三期培训累计为 197 名学员(首期 70 人 + 第二期 67 人 + 第三期 60 人)赋能。这些年轻的身影带着证书走出课堂时,收获的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在未来挺身而出的勇气 —— 或许是大学宿舍里的突发状况,或许是旅行途中的意外瞬间,他们都可能成为那个拯救生命的人。
来宾市红十字会的暑期急救培训仍在传递温暖与力量。当 “人道、博爱、奉献” 的种子在更多青春心中扎根,“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的理念正在这座城市悄然生长。这个夏天,关于守护生命的故事,还在继续……